近来,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(以下简称 麻类研究所)在湖南省沅江市“四水农业”演示点展开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实验与出产演示现场会。据了解,运用麻育秧膜育秧,水稻机插易分秧、伤秧轻、漏插少,水稻机插功率进步20%-30%,水肥利用率进步10%,促进水稻增产5.8%,有力支撑当地优质水稻工业绿色开展。
育秧是确保水稻机插顺利进行的重要过程。麻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朝云介绍,麻育秧膜具有吸附性能够削减水肥丢失,水肥利用率进步10%,比一般育秧技能瘦身减药5%以上。促进禾苗根系成长,培养的禾苗成长规整,成毯快,可提前3-5天进入适插期。
培养的禾苗根系盘结力强、不散秧、不散盘、不漏插,取秧、运秧、装秧快,机插功率进步20%-30%,每亩可节省3-5盘禾苗。培养的禾苗壮实,白根多,根系生机高,机插后返青快、分蘖早,有利于早发快长。此外,麻育秧膜可降解, 有利于水稻绿色增产。
现在,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能已经在湖南、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大面积使用,每亩添加投入本钱10元左右,节本增效110至160元,促进水稻增产5.8%。该技能近年累计推广使用近7000万亩,增收节支超越64亿元,为处理水稻机插育秧难这一卡脖子难题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供给有用技能支撑。